通知公告
2022年06月17日下午15:00 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席教授郭田德教授在騰訊會議上作題為《人工智能與最優化》的學術報告。該報告為“理學之美”前沿論壇第385講,由數理學院院長龐曉露教授主持。
郭田德,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席教授(chair professor)、二級教授,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,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優化與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,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應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,中國運籌學會副理事長,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常務理事。
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最優化的理論與算法、組合優化人工智能求解方法、生物特征識別、機器學習的理論與應用等。近幾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、申請專利多項,先后主持了科技部863項目和科技支撐計劃項目、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、重點項目和重大項目課題、中國科學院重要方向項目。先后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、公安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、中國運籌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、國際運籌學聯合會運籌學發展獎二等獎(IFORS prize for OR in development, Runner-up)、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特等獎。
數學是人工智能關鍵的支撐學科之一,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都是建立在數學模型之上的,從建模、解釋到實現都離不開數學,并且幾乎用到了現代數學的各個分支。人工智能在本質上是一個最優化過程,人工智能技術的最后幾乎都是回到最優解問題上。另一方面,隨著人工智能,特別是深度學習的興起,學習類方法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極大的促進了學科的發展。同樣,人工智能技術也必將對最優化學科發展產生重大影響。
本次報告上,郭田德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人工智能的一些數學基礎,強調數學對人工智能的支撐作用。然后郭田德教授以最優化計算方法為例,分析了數值最優化計算方法的一般形式和特點,并與學習類方法進行比較。提出學習最優化方法的設計思路。在報告的最后,郭田德教授以組合最優化為例,對該類方法的設計原理進行闡述。郭教授解釋說此次報告是從新的視角設計最優化方法,由此引出學習最優化方法,并且這也是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,希望為最優化方法的設計和理論開辟一個新的研究范式。
本次報告結束后,老師和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向郭教授提問,郭教授一一耐心解答。通過此次報告,老師和同學們受益匪淺。